close

2008.09.5


趕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驚豔米勒」田園繪畫展閉幕的倒數第三天,我終於下定決心投入排隊的人潮~


之前聽過很多人說哪個時段觀眾比較少,挑哪個時間去最好……但是眾說紛紜,最後我決定還是下班以後再去。


結果這個隊一排,就花了我160分鐘……


當我沿著人龍的軌跡,穿過植物園內的旋轉門,來到荷花池畔,心裡真的有股衝動想要乾脆放棄算了~


耳邊一直有個聲音在慫恿我:反正這票是人家送的,又不花你的錢,不看也沒關係啦;而且你沒聽旁邊的引導義工在說至少還要等2.5個小時,你以前也沒那麼愛米勒,為了看個展要在這裡罰站這麼久,值得嗎?再說現在人這麼多,真要排隊不如明天一大早來算了,而且白天排隊還可以看書打發時間,現在黑摸摸的,除了像傻瓜一樣杵著,還能幹嘛咧?


………


老實說,在排隊的前半個小時裡,內心說沒有半點掙扎那是騙人的。尤其我一向就討厭去人擠人的地方,對排隊這種事更是一個感冒,可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剛開始的不確定似乎也慢慢沈澱了下來。因為皮克米下班的時間比我足足晚了一個小時,因此他到的時候已經過了19:00,我也已經從荷花池前進到植物園內的展覽迴廊,已經排了70分鐘的我,早已放棄脫隊的念頭了。


於是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總算,我們在20:30順利踏進了展場,花了30分鐘左右就結束本次參觀行程。


其實入口處有進場人數的管制,雖然場地狹小,但是因為展品不多(畫作44件、攝影作品19件),就算你想貼近在禁止線上和名畫近距離接觸也不是不可能的,並不會一直被萬頭躦動擋住視線。


真正影響觀展最大的問題出在於團體導覽的部份,導覽員每每站在一幅畫作前就要講解上老半天,除了作品本身,其他像作者生平軼事、對後輩畫家的影響等也都不放過……。


當然我可以理解這些事前訓練精良的導覽人員那種一定要讓聽眾入寶山不空手而回的強烈使命感,可是一個明明已經有提供語音導覽的展覽,實在不需要太多滔滔不絕的現場導覽。真要提供這樣的團體導覽服務,也應該特別規劃出特定的時間,而不是全天候不定時的進行,直接影響到其他個別參觀民眾的權益。


像我們這次參觀,就同時有兩個團體在定導~而只要有定導的地方,附近就勢必會有大群民眾圍觀,我們只好繞道而行,事後再回頭補看之前錯過的畫作。


出口處是本次展覽的各項週邊商品,跟往例一樣不外是些筆記本、明信片、餐墊、馬克杯之類……


因為沒有看到什麼理想中的夢幻逸品,所以最後我選擇只帶著與巴比松畫家們短暫約會的美麗回憶離開~


 


 



這次展覽的主角:尚‧法蘭斯瓦‧米勒~這張相片拍攝的時間推測是在1856~1858年間,那時正是他創作《晚禱》和《拾穗》的時間。


四十多歲的米勒先生看起來顯然沒有保養的很好~嗯,果然很符合他困苦農家出身的背景


 


 



米勒於1844-45年完成這幅《側臥的仕女》,聽說畫中主角就是米勒的第二任妻子。所以大家都戲稱米勒這次來台灣可是攜眷來的哩!


其實米勒在創作裸體畫之前,也有畫過一陣子的肖像畫,這次來台展出的兩件作品,老實說我都不怎麼欣賞,畫中主角姿勢僵硬,顏面神經也有點失調的風險,所以就不貼上來介紹啦。


 


 



這幅《浴者》其實是將米勒從裸體畫家轉型為農民畫家的推手。


據說當時這幅畫公開展覽時,米勒無意中聽到兩個人的對話,一人問作者是誰?一人回答說:「還不就是那個專畫裸體畫的米勒咩~」這事讓米勒大受打擊,於是矢志轉型。


 


 



據說米勒第一幅描寫農民生活的作品就是1848年完成的《簸穀的人》,這次展示的同名畫就是米勒根據之前的創作在1868年重作的。


 


 



這幅《在編織的女人》比較為人所知的另一個名字是《小牧羊女》。米勒似乎對牧羊女特別情有獨鍾,好多著名傳世的作品都是以牧羊女做為主人翁。


 


 



原名《馬鈴薯歉收》的《晚禱》,讓人沈浸在靜謐莊嚴之餘,感覺也有點心酸~即便在農作物歉收的時候,還是要誠心地祈禱,感謝上天仍有口飯吃……


 


 



這幅差點流亡至美國的法國國寶《拾穗》描寫的雖然是對照起大地主豐收,窮戶卻僅能撿拾些落穗餬口的景象,但是米勒慣用的紅、黃、藍三色卻讓畫面變得溫暖而美麗,讓人感覺不到貧困的悲哀,倒是多了點在困難中仍能找到希望的光明。


 


 



《牧羊女與羊群》俗稱《大牧羊女》,主角站在前面埋首織著毛線,羊群在後面努力吃著草,在一旁牧羊犬虎視眈眈的監視下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前景地面上還有朵朵白色的小花,明亮的光線正從雲間射出。這幅作品的尺寸也比前面兩幅名作來得大,感覺上在構圖各方面都很大氣。這也是老媽最喜歡的一幅畫,家裏在幾年前就曾經買過一幅印刷得還算不錯的複製畫。


 


 



1868-69年間完成的《紡紗女》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件作品,因為用色明亮,藍天白雲稱著少女紅噗噗的面頰,感覺上很生動、有朝氣。


 


 



大體上而言,米勒的作品還是以人像為主角居多,但他在風景畫上的表現也很不錯。至少這幅《春》就很令人驚豔,無論是遠處的楓丹白露森林、近處的綠樹白花,還是驟雨後懸掛彩虹的天空、飛鳥,都很精彩。可惜Orsay只收藏了這幅四季之一,如果能同時目睹《夏》、《秋》,甚至是未完成的《冬》,效果一定更讚!


 


 



1871年,也是米勒生前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格賀維勒的教堂》,這畫的畫風險然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米勒讓世人看到的不是面臨死亡的畏懼,而是一種奇異的光明。


看到嗎?就是那道光啊~


 


這次展覽除了米勒的16件傑作之外,還包含了同期巴比松畫派及稍晚一點的畫家作品,大多以風景為主,也有一些主要在描寫動物。


 



與米勒齊名的胡梭是位很傑出的風景畫家,我最欣賞他筆下千變萬化的天空和雲彩~


 


 



這次參展畫家中唯一的女性Rosa Bonheur的巨幅作品,聽說在法國還有以這幅畫為範本做成的浮雕。畫中的一景一物都刻劃得非常逼真寫實,而且非常漂亮,真的件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作品。


 



特華雍這幅《搔背的牛》也很生動有趣。他這次還有另外一幅畫參展,主題是獵人和獵犬,不過我覺得特華雍真的是個傑出的動物畫家,因為就那幅畫中的獵人和獵犬比起來,實在不怎麼樣……


 


 



Pascal Dagnan-Bouveret的《在林中》也是我個人蠻喜歡的一幅畫,看著畫面中每個人都不相同的表情,讓我好奇起背對著畫面的女子究竟生了什麼模樣?不曉得小提琴演奏出來的樂聲是如何敲擊她的芳心呢?


 


 



杜培的這幅《橡樹》,主角就大剌剌地杵在畫面正中央……畫樹一直是我的死穴,對於能把樹畫成這樣的人我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多比尼畫筆下的《春》讓人看了就覺得有種清新舒暢的氣息。


 


 



柯洛這次參展的作品不只這件,不過我比較喜歡這張《撒網》,他的風格比起其他人來,更接近後來印象派的畫風。


 


 



德崗的這幅作品光影的刻劃非常強烈,不仔細看不會發現門口還站著個偷偷向外張望的人。這種畫風就算在當時也是非常獨樹一幟的吧。


 


 



同樣是《拾穗》,顯然在布荷東眼中看來是件非常歡欣鼓舞的事。據說這幅畫和米勒的《拾穗》在當時巴黎沙龍的評價剛好非常兩極,而這幅當時備受好評的佳作留給後人的評價卻遠遠不及米勒,這恐怕是當時的人做夢也沒想過的事吧。


 


 




這幅畫是美國畫家杭特的作品《農婦》,露出美麗肩線的農婦悠閒地撕著罌粟花瓣:他愛我、他不愛我、他愛我……。


她想問的問題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杭特真不愧是有錢人家的少爺,他的《農婦》一點都沒有一般農婦的樣子和氣質,不禁讓我聯想起一個很久以前聽過的笑話~一個有錢小孩以「貧窮」為題作文,他洋洋灑灑地寫下:我們家很窮,而且不只我爸爸很窮、媽媽很窮,就連我們家幫忙打掃的傭人、開車的司機、煮飯的歐巴桑、整理花圃的園丁、照料馬廄的馬夫……全部都很窮!


 


原本9/5和9/6都是開放參觀到半夜00:00的,而且9/5從下午17:30就停止售票了,可是當我們踏出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時候,排隊的那條長龍還是拉到了荷花池那頭……如果按照我等待了160分鐘的經驗推算,我想當時排在最尾端的人也要等到23:50才能進場吧……


總之,這次的看展經驗告訴了我一件事,參觀展覽千萬千萬不要在剛開幕和快閉幕的時候去,才能事半功倍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N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